学术交流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东湖生命论坛系列讲座之十六:

作者:编辑: 时间:2016-05-10 点击量:


 东湖生命论坛系列讲座之十六:

报告内容及报告人:
1、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
黄恺 教授(8797威尼斯老品牌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
2、中国心脏移植之现状
董念国 教授 (8797威尼斯老品牌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3、Trac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emergence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刘兵 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转化医学中心主任)
4、Smad4信号在血管与造血系统发育和疾病中的功能
兰雨 副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
5、Proliferation or Differentiation-the Cell Fate Switches i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and Cancer Stem Cells
袁平 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及化学病理系助理教授

讲座时间:2016年5月12日(周四)12:30-16:30
讲座地点:8797威尼斯老品牌东十一楼生科院二楼221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黄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8797威尼斯老品牌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教育部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和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心脑血管和代谢疾病新药研发应用协同创新平台负责人,8797威尼斯老品牌人类基因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多个专业杂志编委,是心血管和生物医学领域多个国际著名杂志的特约审稿人。担任多家 SCI 杂志审稿人。
1987 年-1992 年,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4 年-1999 年,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2000 年-2003 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研究。 2004 年至今,先后主持 7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81270937、81170239、 30971245、 30770881、 30400175、 30340053 等)的研究工作; 2014 年主持湖北省代谢和心脑血管性疾病新药研发平台的工作; 2013 年主持湖北省创新团队的研究工作; 2015 年特聘教育部。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570405、代谢综合征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促血管硬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016/01-2019/12、 60 万、在研、主持。
2. 科技部 973 前期研究专项, 1 型多聚 ADP 核糖合成酶介导脂肪酸代谢紊乱促进高血压血管重构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015/01-2017/12、 74 万、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0937、1 型多聚ADP核糖合成酶在高脂饮食所致高脂血症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3/01-2016/12、70 万、在研、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0239、1 型多聚ADP核糖合成酶在高血压病血管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2/01-2015/12、57 万、在研、主持。
5. 湖北省心脑血管及代谢疾病新药研发应用协同创新平台项目,鄂经信规划( 2013) 352、2014/01-2016/12、 200 万、在研、主持。
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13CFA002、多聚 ADP 核糖化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014/1- 2016/12、 40 万、在研、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1245、1 型多聚 ADP 核糖合成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010/01-2012/12、 31 万、已结题、主持。

    董念国 博士,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797威尼斯老品牌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
现任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兼心肺移植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先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务委员。《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Innovation》、《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Acta Med Univ Sci Technol Huazhong( Med Sci)》、《8797威尼斯老品牌学报医学版》等核心杂志常务编委。
    1986 年获同济医科大学学士学位, 1994 年获硕、博士学位, 1997 年晋升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2 年晋升教授、主任医师, 2003 年遴选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心脏外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心脏外科和费城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交流学习。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外科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具有扎实的心外科理论知识和手术技能。近五年独立完成危、重、复杂心脏大血管手术 4000 余台,死亡率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展的边缘供心心脏移植、小儿及高龄心脏移植、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大动脉调转术、主动脉弓离断Ⅰ期重建术、单心室Ⅰ期矫治术等)、重症心脏瓣膜病和重症冠心病的外科手术、心脏微创及机器人外科手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近五年主持临床心脏移植 300 余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原则,近 5 年主持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1 项( 2011BAI11B19),国家 863 项目 1 项( 2009AA03Z4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项( 313300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 项( 81270297、 81170214、 30872540、30571839、 30371414),国家教委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及湖北省优秀创新群体项目各一项。作为分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两项、湖北省科委“八五”攻关、“九五”攻关、教育部“211”工程及“985”课题各一项。其中 8 项成果通过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科委及卫生部鉴定并获奖。 国际上率先开展基因涂层修饰机械瓣预防血栓形成和病理性瓣膜钙化机制研究。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研究中,国际上较早提出“复合支架”、 "活性分子改善生物学性能”、“支架交联改性改善力学性能”、“微环境模拟”等一系列理念,成功构建一种新型组织瓣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 项。 “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及瓣膜替代物的关键技术研究”获得 2014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与编写专著 6 部,发表相关领域论文 200 篇,其中 SCI 收录 40 余篇。培养高质量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40 余名。

    刘兵,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2015),总后科技新星。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转化医学中心主任,附属医院307-青藤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肿瘤学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干细胞发育与再生医学,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发育规律、转化研究、临床应用。在Cell Stem Cell、Blood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综述22篇,被Cell、Science、Nature等专业期刊引用1200余次。国际胎盘干细胞协会(IPLASS)的发起人和理事,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教育部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兰雨,博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研究方向:血管及造血系统发育遗传学。主要以组织特异性条件基因敲除小鼠为模式生物,探索TGF-β等重要信号通路在血管及造血系统发育和疾病中的功能和相关调控机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9篇(IF=150),第一/通讯作者研究论文发表在Cell Stem Cell、Developmental Cell、Circulation Research、Blood等杂志。论文引用600余次,国际著名学术评价系统FACULTY of 1000推荐了她的2篇第一/通讯作者研究论文。曾获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9年)。科研成果《TGF-β/Smad信号通路维持组织稳态的生理功能和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排名第4)。

    袁平,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细胞研究所生物物理博士(2004年),2010年至今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及化学病理系助理教授。工作经历:曾在新加坡A-star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后(2006-2010),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2004-2006),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细胞研究所初级研究院(2001-2004),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伯明翰妇女医院访问学者(2001),新加坡分子农业研究所(现在为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初级研究员(1998-2001) 。2013年获得深圳虚拟大学园2013年度国家科技项目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优异研究奖(CNOOC 2010-11)。目前研究方向:致力于揭示多能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在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探索其在细胞治疗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已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2003,第一作者), Molecular Cell, (2004,并列第一作者) , Cell (2008, represents equal first author) , Genes & Development (2009,* 并列第一作者), Nature (2010), 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2013, 通讯作者),PloS one(2013,#通讯作者), Current 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rapy(2014 ,通讯作者),Cell death and disease (2015,通讯作者)等发表多篇文章。

热烈欢迎有兴趣的师生们参加!
 



版权所有:8797威尼斯老品牌 - 威尼斯官网入口(东11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792072   领导邮箱:lifelife@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