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华中大人物】生命学院张贤钦:三部曲谱写科研梦

时间:2015-03-04     浏览次数:


 

 

2008   1212 ,张贤钦成为了华中大首个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研究论文的博士生。他与自己的导师在全球首次发现了一个与房颤和猝死直接相关的新基因。  

  2014年   10月   12,张贤钦又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自然》发表研究论文。当年的博士生此时已成为生命学院的教授。  

走上自己的科研独立之路,从学术大腕的学生蜕变为崭露头角的青年教授,张贤钦用了5年。 

   

转方向,要相信自己  

    

十几平米、不大的空间,明亮却拥挤。除了随处可见的试管、试剂,耳边总萦绕着仪器工作时发出的嗡嗡声。正是在这间小小的实验室里,张贤钦开始了自己的独立之路。  

青年教师的头5年是挺难的,这是一个转型期,意味着要脱离博士后的身份,独挡一面,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现在发展得不错,但如同许多青年科研工作者一样,张贤钦的起步也并非一帆风顺,选择研究方向、建实验室、找资金、培养学生……没有一件容易事  

博士 博士后期间,张贤钦主要做心脏病的基因研究。很庆幸能跟随大牛进入基础生物医学的前沿领域,这为我后来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独立后,是继续博士后期间的研究,还是独辟蹊径,开拓新的方向?张贤钦也曾为此纠结,并坦言转变方向的风险很大。  

然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20岁至45岁这段时间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有生命力、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张贤钦认真进行调研,最终决定从神经免疫系统下手,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开始要通盘考虑、权衡利弊,一旦想清楚就要坚持下去,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2010年,张贤钦带领课题组对一个被诊断为颅内钙化的家族展开研究。参与了该研究的2011级硕士研究生王星回忆说,当时医生已找不到病人的联系方式。为了取得该家族的血样,张贤钦多方打听,通过当地政府才找到了患者及其家属,并3次奔赴离湘西山区才将血样采全。  

2012年,课题组发现该家族的致病原因是名为ISG15的基因发生了突变。8月,张贤钦联系了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著名免疫学教授Casanova,希望其课题组能在其他族裔的病人中研究该基因的突变情况,却遭遇冷场。对方对他的研究兴趣不大,并告诉他需要预约,两个月后方能验证。  

对方的冷淡没有让张贤钦打退堂鼓,他坚持请课题组进行验证。两个月后,Casanova兴奋地发来邮件,告知在伊朗和土耳其病人中携带该基因其它位点突变的患者也有类似的颅内钙化的表型,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重要科学发现,你是对的!”Casanova对这一发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张贤钦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在科研上, 老师有着常人少有的坚持。王星如是说。张贤钦说,其实自己在研究遭遇瓶颈时,也有想过是不是发几篇一般水平的论文就算了,但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直觉告诉他这里面肯定有新发现,应该坚持下去  

   

多读书,偏爱跨专业

   

多读些杂书非常重要,我希望年轻学子们可以多读些课外科普书,读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书,不要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张贤钦说,自己读的书比较杂,有物理的、数学的、生命科学的,甚至哲学的、历史的、考古的。采访中,他特意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带来的10本科普书,其中包括《时间简史》《4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可怕的对称》《科学发现的乐趣》等。这些科普书中与其研究领域有直接关系的只有一本。张贤钦笑着解释说,自己看书喜欢广泛涉猎。读科普书算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之一,是一种消遣,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张贤钦还记得,自己最早读过的科普书是一本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小册子,当时他正读小学六年级。当年,教他数学的 老师经常给他讲科学家的故事,还推荐他读一些课外书。阅读课外科普书的习惯正是那时候培养的,并一直持续至今。  

《时间简史》是张贤钦高中时期看的一套科普书中的一本,至今,他仍对天体物理充满兴趣。当年,张贤钦认真地读完了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的这本著作,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了不少读书心得。虽然声称自己并不喜欢做笔记,但他在阅读时写上几笔的习惯却一直保留着。写点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够消化书本知识,还能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知识框架。” 

平日里,张贤钦还把自己爱看的书籍推荐给学生。王星说,自己和导师第一次见面,就收到了一本《4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生命学院2013级研究生韩甜甜也提到:   老师喜欢推荐一些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关的书籍给学生,比如《诺贝尔科学奖成果的方法论研究》等。

张贤钦认为,阅读科普书籍对做科研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书籍。我比较爱读著名科学家写的,逻辑性和思辨性比较强,能够引发更多思考的科普类书籍。他说,多看著名科学家写的科普书、文章等,可以从中了解他们的研究思路和科学思想,使自己对科研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而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则只能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看科学家写的科普书,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大牛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汲取点经验嘛。张贤钦诙谐地说。  

   

做科研,兴趣是第一  

   

伽罗华太牛了,虽然他划时代的成果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被认可,但他在决斗的前夜还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下来。

桑格也很厉害,他因为发明了确定蛋白质序列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又因为设计出一种测定DNA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又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本来可以第三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是因为他的研究成果比另一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晚些发表才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爱因斯坦,大家都知道的,他小时候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后来对物理学的贡献不比牛顿小。

现代群论的创始人之一、数学家伽罗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这3位极富创新思维的著名科学家都是张贤钦心中的偶像。提起他们的生平经历,这位粉丝如数家珍,不亚于任何一位追星族。在张贤钦看来,这些科学家并非天才,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对自己的研究具有超乎常人的兴趣,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取得成功。相对而言,国外著名科学家普遍思维比较发散、知识面更广,并不仅局限于自己的本专业,他们往往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更重要是他们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不是基于考试或工作考核的需要,这样才能真正花时间和精力来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重要科学问题,而不会轻易放弃。

平日里,在科研工作上喜欢自由探索、强调要有兴趣的张贤钦也常常会随着自己活跃的思维,突发奇想一下。韩甜甜抱怨说:   老师一突发奇想,我们就增加了很多工作量。王星则认为:   老师是个思维活跃的人,在学术科研方面常有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张贤钦还会时常推荐学生上一些外文网站,让大家多关注一些新的实验方法和成果。他认为对国际学术动态的关注可以及时了解学术动态与发展趋势,使自己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去做什么  

如今,除了继续先前的工作,张贤钦准备再尝试一些新课题。主要是一些由于经费等客观条件限制,以前不敢去尝试的课题。虽然存在失败的可能,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科学研究需要自由探索。他笑着为自己打气:步子,应该迈得更大点!”(校报记者  张雯怡  高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