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专访SPIE Medical Imaging年度大会最佳论文获得者张冀

时间:2010-04-07     浏览次数:

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专访SPIE Medical Imaging年度大会最佳论文获得者张冀

特约记者  田丽丽

 

2010年春节,当家家户户喜放鞭炮庆祝团圆时,我校8797威尼斯老品牌丁明跃教授与博士研究生张冀却远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圣迭戈,参加医学影像领域规模最大的SPIE Medical Imaging(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医学影像)年度大会。

经过激烈角逐,张冀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Replace-Approximation method for ambiguous solutions in factor analysis of ultrasonic hepatic perfusion(一种用于超声肝灌注因子分析的替代�近似去模糊解方法)被评为大会仅有的两篇最佳论文之一。这意味着,张冀成为了该会议成立33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高校学生。

中国高校学生能够在此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让不少与会者吃了一惊。然而,成绩之外到底有着怎样的付出,获奖者张冀又是凭借什么走向国际的?带着这些的问题,本报记者与张冀面对面,揭示获奖背后的故事。

 

过五关斩六将“意外”获奖

 

让我们重回SPIE Medical Imaging年度大会最佳论文奖颁奖现场。

获奖者之一已站在主席台上享受台下热烈的掌声和欢呼,而第二位获奖者名字尚未公布。这时,张冀与其他已经获得分会最佳论文奖的学生们一起站在主席台旁。大屏幕上第二位获奖者和其论文题目终于跳了出来,片刻安静过后台下开始出现吵吵嚷嚷的声音,有人指着这位中国姑娘,有人冲她微笑,有人朝她的方向张望……奇怪的举动让张冀摸不着头脑。旁边的同学把张冀往前推,这位来自中国高校的女博士才终于回过神来,“原来自己获了最佳”!而等到张冀走上台去,离会议主持人宣布获奖者名字已经过去了两三分钟,“如果再不上台来,我就把奖金领走了”,主持人这样打趣。恍然大悟后是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着台下的掌声和大家的祝贺声,张冀流泪了。

这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颁奖现场,问及当时没有及时反应的原因,张冀坦陈:“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奖,非常非常意外”。

据了解,SPIE Medical Imaging年度大会召开时,会按照研究方向先分为8个分会进行研讨。在分会已经获得了最佳论文奖的张冀,想要再获年度最佳就很难了,丁明跃教授也猜测没有那么好的事情会轮到张冀头上。然而,在与来自世界顶尖大学或知名研究团体的激烈角逐中,出乎她本人的意料,也出乎不少与会代表的意料,大奖最终花落中国学生张冀。

 

量力行尽力为踏实前进

 

   张冀的导师丁明跃教授是SPIE Medical Imaging年度大会的常客,最初也是在他的督促、指导下,张冀“听话”地投了稿。“说实话,参加这个会议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冀回忆道,“毕竟是领域内最大规模的会议,又由美国人主办,并且从未有中国高校学生获奖的先例”。

即便事先发觉希望如此渺茫,张冀还是踏踏实实地做着与会的每一步准备。经过详细修改的论文投去两个多月后,终于传来音讯,论文获得了做口头报告的机会。“这个消息让我很兴奋,丁老师也很高兴”,张冀说。随着这扇门的开启,接着,一切显得既出乎意料又顺理成章。

25,张冀发现组委会又来信了,原来她获得了分会最佳论文奖,通知其到现场领奖。这时,距大会开幕只剩一个星期的时间了,但大会最佳论文奖仍在紧锣密鼓地评选中。丝毫不抱任何获最后大奖希望的张冀,当然不会想到9位评委正在对她的论文予以关注。据张冀介绍,为了保证评审的公平性,所有参赛论文都被去掉作者单位、导师和其他合作者的名字,最后由全部评委票选。“我觉得这样公平的评选机制,才有中国高校学生被选的机会”,张冀说。

回顾从参赛到获奖的历程,张冀总结,自己有一点做得不错,那就是“听话”,“导师要求做的或者我认为该做的事情,一定会做到最好”。 正如这次会议投稿,虽然事先并没有太多期待,但一直抱着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的心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张冀踏踏实实地一直走到了最后。

 

积跬步至千里天道酬勤

 

“这次获奖,跟我的导师有很大关系”,张冀告诉记者,“他在对的时间选择了对的方向和合适的人来做这个课题”。

所谓对的时间和对的方向,张冀解释说,当下超声造影治疗肝癌是研究热门和前沿。而所谓合适的人,当然就是张冀自己。但张冀本科读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读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这些跟目前所读的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当然有不少联系,同时也有很大差别。

“刚开始最困难的是数学和计算机”,张冀回想刚刚读博时说,“因为本硕期间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张冀读博一时经常穿梭于本科、硕士的课堂旁听,线性代数、C语言等都从头学起,“光是《矩阵论》这门课就听了两遍”。

不懈的努力加上自己极高的悟性,接触C语言三个月后,张冀已经开始独立编程。没过多久,她居然改进了一种算法,谈到为何上手如此之快,张冀归结为“一直以来,我都非常乐于接受新事物”。

初步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后,有一天丁明跃教授找来了一篇领域内国际最新论文要张冀看明白。“问题是这篇论文的研究角度和不少观点从来都没听说过,也没有其他相关性研究”,张冀回忆。拿着这篇正反两面共八页的外文论文,张冀死啃硬读,前后来回一共看了两个月,纸张都被翻烂了。通过对该论文及其所参考文献的全面研究,张冀基本明白了作者的意图。但这时问题又来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也不能断定自己的理解是否符合作者原意。也就是说,张冀也不敢确信自己对论文的解读全部都是正确的。

“没办法我只好通过邮件跟论文作者联系”,张冀说,“记得邮件发出两周后,作者才有回复,并基本肯定了我的理解”。弄清楚了作者的意思后,张冀循着这个方向开始了自己独立研究之路。

“有一点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张冀笑着告诉记者,“这篇获奖论文写作过程中,一些实验仪器和所用试剂都是我自己做的”。这听起来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但由于经费限制又没有项目支持,张冀只能自己想办法将实验做到最好同时成本最低。也许正是这样“艰苦”的条件,才逼迫张冀更好地发挥创造力,而正是这样的创新,才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

据张冀介绍,做实验所需的进口试剂每支近千元,并且只能用三次,而她自己调配的试剂成本只有几块钱。“整个论文所需数据采集完毕,包括试剂和材料在内的所有实验耗材一共只花了两百多块钱,实验的效果是一样的,”张冀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并且我的这个试剂还没有用量限制,就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你看,现在还没用完呢”。

谈起写论文过程中,一个人从早到晚一直呆在安静的实验室里观察实验进程,记录实验数据,张冀丝毫不觉得苦,“丁老师经常拿《简爱》作者的一句话鼓励我们,‘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从补习数学、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到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做实验,再到论文成形以致获奖,记者发现,每一小步,张冀都走得很稳,当然正是这每一个一小步最后积累起了跨越式的一大步。

 

先吃苦后品甜探索创新

 

就读博士周期长、压力大,与同龄人相比生活水平不高,如此种种导致社会上有不少关于博士待遇不够好的讨论。而张冀却相当“知足”,“我觉得读博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读博以来,我们学校每月的补助已经实现了600元、700元到1500元的三级跳”。

对于读博这个“先苦后甜”的选择,张冀有很清晰的想法,“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关键看自己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先甜后苦,到了后来压力太大可能就难以承受。”问及博士阶段与硕士阶段在学习上有何区别,张冀简短而肯定地回答:“博士就是探索。”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张冀桌子上几盆吊兰长势正旺,绿油油的非常漂亮,另外一位博士的桌下则放着一个排球。“打排球是实验室同学们放松的习惯方式”,张冀解释说,“周末有时间还会一起唱歌,我们实验室可有不少K歌高手呢”。在此,张冀特别告诉记者,实验室里的生活其实并不向外界想象的一样苦行僧,“我们的兴趣爱好也很多,希望大家对博士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

此次获奖之后,张冀的下一个新目标是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发往SCI核心期刊,“只有在这里发表了论文才能毕业啊”,张冀笑着说,在她脸上似乎看不到压力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