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探索奇妙的两栖蚱蜢家族—生命学院本科生发表新物种

时间:2023-08-06     浏览次数:

20221031日,国际知名动物学期刊《Zootaxa》发表了论文Review of the Chinese species of the genus Scelimena Serville, 1838 (Tetrigidae: Scelimeninae: Scelimenini)。该论文以8797威尼斯老品牌2017级本科生劳创誉为第一作者,联合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的Josip Skejo博士及其学生Niko Kasalo一同发表。论文描述并命名了一个分布在我国海南的刺翼蚱属新物种——缃肩刺翼蚱(Scelimena pyrroma Lao, Kasalo, gao, Skejo et Deng, 2022),并对刺翼蚱属分布在中国的物种进行了系统整理。

该研究是作者基于兴趣驱动,并运用自己平日里积累的知识技能与标本材料,独自完成研究并发表的。为了了解研究过程和论文写作背景,以及研究中的心得体会,生命学院博士后邱爽对第一作者劳创誉进行了访谈。

论文的主要合作者Josip Skejo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博物学家、动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成员和克罗地亚国家生物竞赛委员会成员,主要从事蚱和螽斯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他于2022年获得萨格勒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已经出版了4本专著和3个专著章节,发表了50余篇论文,描述了60多个新的物种分类单元。

在访谈中,劳创誉同学表现出对动物学的热爱和较为深厚的分类学知识积累。他说道:“我的家乡在广西防城港,就在祖国的西南边陲。那里高山耸立,气候温暖湿润,孕育着丰富的物种,为我的爱好养成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进入8797威尼斯老品牌生物科学基地班之后,我来到了一个更加具有研习氛围的环境。通过与学院里各位老师的交流,我接触到了很多新颖前沿的思想。闫云君等老师在关于动物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颇有成果,他们给了我很多启发,为我答疑解惑,在我科学思维的形成方面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同时,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验操作中,我不断学习并巩固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将自己的爱好从业余提升到了更专业的层面,也使自己的平日积累终于与学术有了接轨。同时,我利用自己的英语语言优势,在国际性的网络平台上与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交流自己的发现与观点,借助这个机会我也认识了Skejo博士。最终促使我开展研究和撰写论文的动机是在大三那年,恰逢疫情在家上网课,我便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对防城港的野外环境进行了几次调查,获取到了一些宝贵的材料,其中就有由我第一次进行活体生态记录的物种:广西刺翼蚱(Scelimena guangxiensis Zheng & Jiang, 1994)。同时,我了解到科研有利于后续保研深造,于是我与Skejo博士联系,打算利用获得的材料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为自己家乡的生态研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后续保研深造做一些准备。

广西刺翼蚱(Scelimena guangxiensis Zheng & Jiang, 1994),劳创誉摄

“虽然已在大学磨炼了三年,但研究的开展和论文的撰写仍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虽然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口语和书面交流方面十分得心应手,但在十分规范化并涉及大量专业名词的学术论文撰写中却是举步维艰。而蚱总科是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因此,我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它的身体结构和主要的鉴定特征,了解各个物种的共同点和区别。为此,我阅读了大量文献,反复参照和比对每一个物种的特征;对一些缺乏照片的物种,我还需要与存放模式标本的高校联系,以获得检视标本的机会。”

在谈及为什么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时,劳创誉同学说:“我们在论文中所研究的刺翼蚱属(Genus Scelimena Serville, 1838)十分特别。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蚱蜢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昆虫,但刺翼蚱属却另辟蹊径,进化出了半水生的能力,在水流周围进行着两栖生活。由于需要融入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它们身上往往带有一些艳丽的颜色,具有很高的美学鉴赏价值。它们为什么会开拓淡水中的生态位也是一个值得去研究的问题。而它们所生活的淡水环境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极易遭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它们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和保护野外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刺翼蚱属在中国有许多种类,但由于许多研究都是在早期认识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分类学有很多亟待更新和改进的地方。”

广西刺翼蚱的生存环境,劳创誉摄

“一开头我仅仅只是利用有限的资料对刺翼蚱属的物种做了一次简单的修订,第一稿论文先后向三个期刊提交都没有被接收,并被告知我的论文内容不足,材料也难以与论文观点有机联系,由于没有扎实的科研成果,我也没有获得保研深造的机会。看到自己的辛苦努力没有转化为相应的成果,虽然让我感到失落,但各个论文编辑发来的十分详实中肯的评价不仅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找到了改进的方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也都鼓励我将研究继续下去。毕业之后,我继续阅读文献,并与科学界保持着密切联系。就在阅读《中国动物志》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端倪,里面由我国蚱总科分类泰斗郑哲民和梁铬球先生记载的一个在我国海南发现的,却本不应该在中国出现的物种——“齿刺翼蚱”,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被错误记录的物种,而正在苦于难觅其真身之时,来自南京大学的高同学在海南拍到了一张蚱的照片,它的特征与书中记载完全吻合!于是我立刻与Skejo博士进行了交流,并联系存放有“齿刺翼蚱”标本的中山大学,获得了标本的照片并与真正的齿刺翼蚱和其他刺翼蚱属的物种进行对比研究,更加确定了它的真正身份。”

缃肩刺翼蚱(Scelimena pyrroma Lao, Kasalo, Gao, Deng & Skejo, 2022),高凡摄

“这是一个新物种!”

找到了决定性的证据,停滞已久的研究又可以重新运转起来。我们一边着手描述新物种,一边继续与各个高校合作,检视其他物种的标本,终于写出了一份详尽的新物种描述和中国刺翼蚱属物种的分类修订。新物种由于在肩部有着明亮的黄色斑点,因此我使用了乐府诗《陌上桑》中“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中的“缃”字,组成了缃肩刺翼蚱(Scelimena pyrroma Lao, Kasalo, Gao, Deng & Skejo, 2022)这一学名。论文最终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学知名期刊《Zootaxa》上。这一研究不仅对《中国动物志》中的信息进行了勘误,也使得中国刺翼蚱属物种的分类地位更加清晰明朗。

对于研究的心得,劳同学总结道:“研究中遭遇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要克服困难,首先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再配合正确的方向,然后用耐心和专注力去寻找决定性的信息,而这背后又是需要大量的研习。此外,我们应当具有质疑的精神。新的观点与旧的观点产生冲突是很正常的,在证据确凿而充分的情况下,不要害怕对前人的结论进行挑战。这并不是对前辈的不尊重,相反,没有他们之前所做的铺垫,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发现。可以说,我们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另外,在研究中难免有自己力有不逮的地方,一定要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形成学术交流的习惯,并寻求有益的帮助,才能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对于今后的学术生涯将会有极大补益。